
樂清龍檔據傳始于明代,至今已有500多年歷史。龍檔這一民間燈彩游藝活動,除了老百姓用來娛樂消遣外,還包含著人們的美好愿望。2006年樂清龍檔被認定為溫州市首批傳統工藝美術重點保護品種和技藝,并參加了首屆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成果展。
近日,淡溪鎮瑪瑙村舉行“泥鰍龍”游龍燈會,祈望新的一年風調雨順、五谷豐登,國泰民安?!澳圉q龍”兩條用竹絲與紙張以現代與古代的不同工藝制作的龍,每條板凳上有三盞燈籠,龍頭是紅色的,游走起來,像一條碩大的泥鰍,故稱“泥鰍龍”,屬瑪瑙村獨有,據說是為了紀念明朝巡河御史薛宗澄,至今已有500多年歷史。據村書記薛寬堯介紹,每年正月初八,家家戶戶都要派人去舞龍,有時參加人員達到兩三百人。今年村里商定由四個大姓的房族各派20到30人參加。舞龍活動原本一年一度,這次間隔已有三年,所以這次特別熱鬧。
從正月初八上午開始,各地游客陸陸續續地上山準備觀摩,好客的村民還會帶游客參觀糯米手工制品等;下午時分,平時只有一兩百人的小村莊涌入了五六千人,村內幾乎停滿了車輛;晚上吉時,“泥鰍龍”活動正式開始,70多位當地村民聚集在瑪瑙文化禮堂前,舞起了150多米長的泥鰍龍,伴隨著每家每戶的煙花燃放,游客的吶喊聲,攝影者的閃光燈,舞龍者舞起來更帶勁了,活動一直延續到深夜方才結束,朋友圈幾乎被“泥鰍龍”霸屏。
淡溪鎮相關負責人介紹,瑪瑙村村民常年外出居多,大家只有春節期間才會聚在一起,導致鄉音缺失,鄉情淡化,為了不斷鞏固文明鄉風,通過舉辦“泥鰍龍”這項民俗文化活動,豐富群眾生活,讓鄉村治理有載體有抓手,也能讓群眾的精神風貌更加蓬勃向上,人際關系更加和諧融洽,社會風氣更加淳樸。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