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堅持盡力而為、量力而行,深入群眾、深入基層,采取更多惠民生、暖民心舉措,著力解決好人民群眾急難愁盼問題。
老舊小區改造提升,既是“關鍵小事”,也是“民生大事”。近年來,樂成街道以群眾滿意度為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結合甌江紅“共享社·幸福里”建設,大力推進老舊小區改造提升,“改”出居住環境新面貌,“改”出群眾幸福新生活,也擦亮了“樂成鄰聚里”“共享社·幸福里”黨建品牌。
西門社區西金小區:舊貌換新顏
12月7日上午,西門社區西金小區的李阿婆拎著滿滿兩袋廢紙、空塑料瓶來到小區里的垃圾分類綜合服務驛站,在工作人員完成稱重回收后,她帶著“提現”的報酬滿意離開。不遠處的小區公園里,孩子們在塑膠跑道上歡樂奔跑,在兒童滑梯上嬉戲玩鬧;老人們三五成群坐在樹下長凳上,閑話家常。
和以往相比,西金小區的改變讓小區居民們豎起了大拇指。
西金小區始建于1989年,分南、北兩區,共有住戶406戶1300余人。作為曾經的開放式“三無”小區,道不平、燈不明、環境臟亂等問題漸漸影響居民生活?!耙郧?,小區主干道路狹窄,車輛亂停亂放,一不留神就堵了?!边@讓小區居民王女士煩惱不已。不僅如此,小區衛生問題也曾讓居民憂心,綠化帶里常見各種垃圾,通往南區的橋邊雜草叢生,讓人無法下腳。盡管南、北區僅一橋之隔,但北區的葉先生30年來從未踏足南區。
去年9月,西金小區以“共享社·幸福里”建設為契機,成立了小區黨支部、業委會和物管會。在黨支部帶領下,小區廣泛征集業主意見,梳理出急難愁盼“關鍵小事”清單,相繼開展了一系列改造提升工作,讓小區舊貌換新顏。
首先,是對基礎設施與綜合環境進行整治。粉刷墻面、新增路燈、改造綠化帶側石、建設電動自行車共享充電樁并加裝雨棚、安裝出入口道閘與人臉識別系統……“在拓寬平整小區內部道路的同時,進行了‘白改黑’,施劃了320個停車位?!毙^“一肩挑”干部葉永忠介紹道。
同時,小區不斷提升環境舒適度,除了在河道加裝凈水器、種植大量水草外,還對小區內的公園進行全面整治,鋪設長120米的塑膠跑道、增設健身器材,并建起了一個“長者亭”,為小區里的老年人提供乘涼、曬太陽、活動筋骨的好場所。
另悉,小區還經常舉辦包粽子、做湯圓等鄰里活動。前陣子,一群志愿者到小區提供公益服務,很多居民享受到免費理發與中醫推拿。
樂怡社區東浦二區:全齡受關懷
車輛按泊位有序停放,空中“蜘蛛網”不見蹤影,住宅樓新改造的外立面一派清新……上周日,到東浦二區走親戚的王先生跟親戚一家頻頻感慨:“你們小區越變越好了,每來一次,都有新的變化?!?/font>
東浦二區的變化,遠遠不止王先生所看到的,比如智能共享柜的“亮相”、燃氣管道通氣工程的實施、小區出入大門和車庫車位的提升、第一個市級垃圾分類智能驛站的“上崗”,等等。
另外,小區聚焦睦鄰“共享溫情”,鄰里活動異彩紛呈,如母親節DIY口紅、“真愛到家·情暖夕陽”關愛老人行動、“春泥計劃”快樂營等,讓小區居民的生活變得更加多姿多彩。
據小區“一肩挑”干部周慶銀介紹,東浦二區是樂清市首批升級改造的老舊小區,有住戶519戶1680人。
小區以“東浦鄰舍”為品牌,建立“黨組織+業委會+物管小組”的“三核一體”治理體系,通過“黨建+自治”等方式帶動居民眾籌物業管理費用于小區運營,夯實治理基石。抓緊“隊伍+制度”“陣地+環境”“聯盟+數字”這“六層建設”,激發內生動力。擦亮“鄰里養老、鄰里護幼、鄰里共富、鄰里共建、鄰里同樂”等“五個鄰里”的幸福底色,努力實現“365”全齡關懷生活場景。
東浦二區創成了溫州市首批“共享社·幸福里”示范創建小區,在今年樂清市第三季度甌江紅“共享社·幸福里”建設擂臺賽中名列前三。
南門社區交通大廈:共建大家庭
走進南門社區交通大廈“共享社·幸福里”陣地,只見黨建驛站、共享書屋、休閑會客廳、兒童娛樂等活動區域一應俱全,一派溫馨。
這個面積260平方米的陣地從“出生”到“成長”,離不開小區黨支部、業委會、小區黨員的實干篤行。原來,始建于2002年的交通大廈小區面積不大,住戶僅約380人。此前,南門社區與相關部門多番協調達成共識,盤活小區的閑置土地用于陣地建設。選址有了,資金又成了問題,最后,交通大廈小區業委會全體成員共同墊資20多萬元,團結一心促進了陣地的從無到有、從有到優的轉變。
有了陣地后,小區業委會、物業著力服務,積極聯絡南門社區黨群服務中心,多次開展“一老一幼”鄰里主題活動。比如,在春節開展制作“走馬燈”活動;在元宵節舉辦“做元宵 猜燈謎”活動;面向老年人舉辦急救知識推廣普及、共做九月九重陽登糕等活動;面向少年兒童開展“巧手繪祖國”公益課程……這些活動拉近了鄰里關系,提高了居民們的歸屬感與幸福感。
同時,小區居民積極參與文明創建、疫情防控等志愿活動,如積極參與南門社區黨群服務中心開展的“我為大家巡一天,社區為我守一年”夜巡活動,迄今小區黨員、業主志愿者30余人已累計參與夜巡13次。
據小區“一肩挑”干部王哲劍介紹,目前,小區已經啟動周邊通道的“白改黑”工程,增加電動自行車充電樁近30個,增加樓頂晾衣架100多個,升級小區安防、車輛自動識別系統和業主人臉識別門禁系統,進行種綠補綠、配套設施舊翻新,還在各樓層增加垃圾桶倡導垃圾分類新時尚。
今年2月,小區通過智慧安防安全小區驗收,7月獲評樂清市文明城市創建“最美小區”。2023年,小區將繼續申請老舊小區改造的外墻翻新、水電和消防通道建設,讓小區展現出更加安全、智能、美麗、幸福的全新面貌。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