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好,騎電動自行車要佩戴好安全頭盔,保護好自己”“過馬路的行人請走斑馬線”……每天的早晚高峰期,“紅馬甲”都準時出現在樂清各主次干道的十字路口,配合執勤交警維持道路交通秩序,對行人亂闖紅燈、車輛不按規定行駛等不文明行為進行勸導,引導市民積極遵守交通規則,養成文明出行的好習慣。
點點“志愿紅”凝聚文明“大力量”。為緩解市民行車難、停車難等問題,2014年,在樂清市人大常委會的支持下,陳姿、黃道弟、倪志剛、周燕等市人大代表組建了全國首個以“呼吁文明交通”命名的社會公益組織,這也是目前浙江唯一的依靠民間力量治堵的公益志愿組織。政府構建平臺、市民參與監督、人大督辦落實的模式,吸引了越來越多的熱心市民加入。從最初的92人到如今的近200人,成立8年以來,樂清市呼吁文明交通協會目前已設有柳市志愿者分隊、虹橋志愿者分隊、大荊志愿者分隊、城市公交分隊、城區志愿者分隊、北白象志愿分隊等6支分隊,他們用自己的行動幫助樂清進一步改善交通狀況。致力于宣傳交通法律法規,研究緩解交通擁堵的途徑與方法,開展交通治堵公益活動,樂清市呼吁文明交通協會自成立以來不定期地開展交通安全進村社進學校、不文明行為隨手拍、“禮讓斑馬線”等形式多樣的文明交通宣傳活動800余次,參與者達1萬余人次,受益人群達60余萬人。其中,“禮讓斑馬線”活動使樂清讓行率達90%以上。除了日常開展各類呼吁文明交通的活動,引導社會力量參與治堵、助力治堵,協會還積極開展調研,為治堵貢獻群眾力量。
“我們之所以命名為‘呼吁’,就是要呼吁政府、呼吁全社會、呼吁開車的朋友、呼吁走路的朋友及呼吁自己,大家都要遵守社會道德,文明交通,文明出行,為緩解我市交通擁堵現象盡自己的一份力量?!笔泻粲跷拿鹘煌▍f會會長陳姿表示,協會通過豐富多樣的文明志愿活動,吸引了更多群眾加入到呼吁文明交通的行列中來,進一步推動了志愿服務常態化,讓“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愿服務精神更加深入人心,形成了志愿服務人人愿為、時時能為、處處可為的生動局面,起到了點燃一盞燈、照亮一大片的效應。
文明出行,是一座城市文明進步的標志。當所有人都能自覺地遵守交通秩序、文明行車停車、禮讓行人,一個城市的道路自然而然就會變得通暢,居民的滿意度和幸福感也會大大提升。除了引入社會力量助力治堵,樂清市充分發揮“一報兩臺”和微博、微信、抖音等新媒體作用,加強文明宣傳的力度;繼續辦好媒體治堵欄目,不斷開展形式豐富的治堵新聞宣傳;推進文明停車宣傳,深入開展“五進”宣傳活動;建立樂清交警融媒體工作室,加大交通違法曝光力度等。
文明是一股清風,讓每個人心情得以爽朗;文明是一場細雨,讓每個人心靈得以滋潤。一座能讓市民安居樂業的城市,不但要有物質實力,更要有人人講文明樹新風的精神實力。近年來,樂清這座城市正悄然發生變化:交通擁堵現象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全市文明交通的氛圍明顯提升,斑馬線禮讓行人的車輛越來越多,在這座城市里,一曲文明出行的交響樂正在四處奏響。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