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協委員 金登友
隨著互聯網和手機終端的飛速發展,未成年人參與網絡日益增多。電信網絡詐騙受害人群低齡化趨勢明顯,對未成年人健康成長和社會和諧穩定造成一定負面影響。
分析未成年人遭受電信網絡詐騙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這一群體正處于價值觀形成階段,對新鮮事物好奇心較重,對社會認知能力偏低,當今電信網絡詐騙的犯罪手段狡猾且多樣化、隱蔽性又強,很容易被騙。另一方面,一些未成年人由于社會閱歷不足,法治意識淡薄,往往容易被不法分子所利用,出借、出售自己的銀行卡、手機卡,有意無意中成為犯罪“工具人”和幫兇。
校園電信詐騙多發,說明部分學生防范意識缺失,也暴露了現有的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存在諸多薄弱之處。加強未成年人預防犯罪和防騙意識教育迫在眉睫。在教授文化知識的同時,教育部門要加強反詐防騙宣傳教育,讓廣大青少年清楚其嚴重危害性,從根本上提升認知水平,明辨是非,筑起一道牢固的平安防線。
為此,建議將反詐宣傳教育納入學校安全常識教育,提升未成年人的法律意識、安全防護意識;根據不同年級開展差異化識詐防騙專題教育;利用班級群,給監護人、家長等發送反詐宣傳內容,家校共同努力,引導孩子們形成正確的價值觀,進一步增強他們的識騙、防騙能力。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