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聚焦群眾身邊事,用心用情解難題。今年以來,樂清市堅持從黨史學習教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黨員干部厚植為民情懷,積極投身“我為群眾辦實事,我為企業解難題,我為基層減負擔”專題實踐活動,做好民生大文章、樹立服務新品牌,切實將黨史學習教育成果轉化為激發追求共同富裕的干事創業熱情和精神動力,努力在深化實踐與理論創新中交出一份讓群眾滿意的“幸福答卷”。
用心用情辦實事
盈盈碧波環繞、綠樹繁花點綴,抬頭是賞心悅目的美景,垂眸是滋養心靈的書冊?!斑@是我見過的最美書房了,近在咫尺就可享受‘詩與遠方’?!弊屖忻窳掷蠋煱l出這般感慨的地方,是清和公園湖心小島上的清和書苑。這間離大自然最近的書苑建筑面積1800平方米,藏書6萬冊,投用后不僅成為樂清城市文化活動新地標,還成了市民喜愛的網紅打卡點。讓人欣喜的是,樂清還將高質高效打造20家高品質、高顏值的城市書房,加快構建全民共建共享閱讀服務體系。
清和書苑成孩子暑假好去處
傾情為民服務,更體現在生活中的點滴?!巴醮鬆?,你的頭發又長了,我今天來幫你免費理發!”日前,鹽盆街道鹽城社區“小芳媽媽”工作室成員來到轄區孤寡老人王大爺家,為他理發、打掃收拾房屋等。鹽盆街道“小芳媽媽”開展的志愿服務活動是市婦聯“芳鄰守望”公益計劃的一個縮影,從對“三留守”人員“一時一地”送溫暖到常態化鄰里幫扶,全市的受助對象實實在在感受到了“小芳媽媽”們的溫暖。
“‘小芳媽媽’陪留守兒童過‘六一’”活動
將目光投向樂清眾多的大小企業,同樣能夠看到黨員干部們真心真情為企業解難題的身影:針對全市35個小微企業園近3000多家企業缺乏法律顧問的問題,樂清司法部門邀請公益律師團隊制作法律課件,定期開展法律知識培訓,提升企業對法律風險防范意識,讓小微企業主不出園區就能享受一站式、全方位、多專業的法律服務。針對企業保護知識產權存在舉證難、處罰力度小和執行難等問題,樂清市公安局聯合市場監管、文化部門,掛牌設立“知識產權保護聯合執法中心”,中心成立后,市場監管、公安合署辦公,與檢察院協同工作,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利用駐企服務平臺,樂清常態化開展“三服務”“萬名干部進萬企”助企活動,今年已開展惠企政策宣傳惠及企業3000余家,破解平臺反饋企業難題550個。
將群眾滿意作為第一標準,把百姓感受作為第一感受,這樣的溫馨故事還有許多。黨史學習教育開展以來,樂清堅持學用結合、學史力行,廣泛征集群眾“急難愁盼”問題,精準把握群眾、企業、基層遇到的堵點難點痛點問題,全市105個部門和鄉鎮街道共梳理出“三為”專題實踐活動項目清單近萬件。截至7月底,“我為群眾辦實事”已辦件數5787件,“我為企業解難題”已辦件數906件,“我為基層減負擔”已辦件數160件,合計已辦件數6853件。
服務品牌亮點多
在深入開展“三為”主題實踐過程中,樂清努力做到規定動作落實好,自選動作有特色,打造了一批卓有成效的品牌亮點。
為給基層群眾提供更加便捷優質的醫療服務,樂清市打造遠程醫療2.0版,依托樂清市人民醫院的醫療技術和資源優勢,通過構建統一標準、互聯互通、資源共享、安全實用的遠程醫療服務體系,建成全國首個縣域全覆蓋遠程醫療服務中心,連接覆蓋全市其余5家公立醫院和31家基層衛生院,組建由24個???、60余名副高以上專家組成的專家庫,有力促進優質醫療資源下沉,截至目前,已完成遠程診療3萬余例,該項舉措還吸引了央視新聞聯播關注報道。
社會大救助中心
為解決困難群眾申請救助信息不對稱的難題,“一網打盡”社會救助政策,樂清開發并啟用全省首個社會大救助服務中心,通過運用平臺大數據分析功能和智能研判系統,只要10秒鐘就可以從后臺匯集的民政、教育、人社、醫保、衛健、住建等23個部門中,找到各類匹配的政策,通過讓系統主動研判替代群眾自主申報,讓福利自動集中到位替代群眾多部門跑,讓困難群眾得到更加精準的幫扶。
樂清市8890民生服務綜合平臺受理大廳
樂清市還成立了全省唯一一個“大民生”領導小組,梳理“大民生”建設項目共計20大類328個項目,目前已經完成210個,197個民生微實事項目已開工180個、完工110個。其中“8890”民生服務平臺集智能服務和可視化分析調度于一體,整合了市場資源、社會資源和信息資源,根據群眾需求變化,不斷推出能夠滿足群眾需求的個性化服務,積極開展回訪工作,完善服務記錄。自7月1日正式運行以來,僅僅兩周內就解決千余件民生難題,內容涵蓋電器修理、水電維修、醫療預約、信息咨詢、房屋工程、交通出行等群眾生活各個方面。
數字賦能提效率
在開展“三為”專題實踐活動中,黨員干部充分利用數字化載體,促進專題實踐見行見效——
在當好為民“勤務兵”過程中,各地各單位聚焦群眾“急難愁盼”,創新服務載體。走進樂清市柳市鎮蘇呂村黨群服務中心,村干部們正圍在數字大屏前,針對“智慧蘇呂”平臺上剛更新的產業振興板塊進行使用感受、效果呈現等方面的討論。鄉村治理,蘇呂有“數”。蘇呂村堅持黨建統領,大膽嘗試“互聯網+基層治理”模式,上線“民情一碼通”“陽光三務”“紅色直通車”等功能板塊,實現政務“一鍵幫辦”、村情“一碼公開”、訴求“一秒響應”,民生微實事辦結率從80%提升至95%。樂成街道推出“智匯南門”云平臺,群眾將反映的問題和建議發布在云平臺上后,相應網格長接到信息后,及時開展整改并上傳結果。利用數字化手段及時收集問題,讓黨員干部們對群眾關心的事情做到了“心中有數”,問題化解也變得更加高效。
南門社區開通了“智匯南門”云平臺
真情實意為民辦實事,最直觀的體現就是距離感不見了。近日,芙蓉鎮的陳先生撥打市醫保局咨詢電話時,發現不用再像以前那樣排隊等待就能直接咨詢業務。新投用的人工智能電話交互式服務,可接受24小時的來電,按照語音導航就可以進行交互式的自助業務咨詢與辦理,更加便捷、省時,贏得了群眾的普遍好評。
樂清市醫保局工作人員接聽群眾來電
在充當惠企“店小二”工作中,樂清市完善企業碼平臺,推進“惠企政府直通車”“幫企云”“浙企通”等應用,優化惠企政策全流程服務功能。為了方便各類市場主體亮照經營、查詢檔案等,市市場監管局加大力度推廣電子營業執照等數字化應用載體,在業務窗口、公眾號等平臺宣傳辦理流程的同時,通過上門走訪指導的方式,指導經營者辦理電子營業執照。截至目前,已有近4萬市場主體申領電子營業執照。依托“招聘通”“995空中招聘”等欄目,運用移動大數據精準定位,發送招聘信息,打通就業招聘最后“一公里”。
在當好減負“急先鋒”工作中,樂清創新推出基層減負“數據寶”系統,變“向基層要數據”為“向系統要數據”,原需人工計算的479份材料全部實現自動計算,有效破解基層報送材料“明目多、頻次多、重復報、多頭報”等問題,基層上報材料數量從1101份縮減為334份,精簡率達69.66%,將基層減負落實落地。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