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樂清市大荊鎮,方圓十里的人都說,下山頭村的發展就像坐上了火箭,是一段“無中生有”的傳奇。
8年前,這里還是破爛小村莊,而現在儼然一座大花園:一條漂亮平坦的環村路直通村口,一棟棟嶄新的花園式樓房拔地而起,遠方山坡上是數條建成的娛樂滑道,近旁有溪水潺潺、銀杏成排,還有一眼望不到頭的鐵皮石斛種植基地。
環境變美了,村民的腰包也鼓了。村民家庭平均每戶收入從2013年不到5萬元,增加到如今20多萬元;村集體經濟收入連年翻番,從2013年10萬元,增加到如今1500萬元。
一個山區村莊,8年來是如何從一個無致富產業、無整潔村貌、無秀美風光的“三無村”“空心村”,走向有全新業態、有超高顏值、有美好未來的“三有村”“網紅村”,帶領村民走上共同富裕之路的?
溜溜樂園61.8米高的溜溜塔
求變:“村企共建”走上發展路
在下山頭村,每個村民都知道方玉友這個名字。2020年10月,由方玉友投資的鐵定溜溜樂園開園,它就坐落在下山頭村的核心區域,與鄉村生活相融,成為集主題休閑、鄉村民宿、文創設計、科普教育于一體的鄉村文創示范聚落,不僅吸引了大批游客,更是吸引了不少青年創業者回歸鄉村,讓下山頭村充滿了發展的活力。
可在10多年前,地處雁蕩山北麓的下山頭村,雖背靠雁蕩山,卻遠離景區,靠山吃不到山,除了分散的人均不足1畝的耕地,村里拿不出半點資源。為了自謀出路,村中多數青年或進城務工,或外出經商,土地四處拋荒,村貌越發破敗。
下山頭村黨支部書記高秀明說,2003年前,村集體經濟唯一的收入,是山上那五六十株老梨樹的租金,一年2700元,可謂是窮得叮當響?!按謇锾F,外村的姑娘都不愿意嫁過來,十里八鄉還流傳這樣一句話,‘金山頭、銀山頭,嫁女不嫁下山頭’?!?/span>
為了改善村貌,高秀明想到了善做生意、頭腦靈活的老“村長”方玉友。經過多年打拼,方玉友在商海斬獲頗豐,國內知名化妝品品牌“珀萊雅”正是由他一手締造。彼時,他也特想反哺家鄉,帶領鄉親們發家致富。方玉友說,他每次回到村里,看到村民的生活和二三十年前幾乎沒什么變化?!八韵胫懿荒芑丶?,帶領大家一起致富?!?/span>
下山頭村的鐵皮石斛種植園
于是,雙方一拍即合。
2013年,下山頭村與方玉友達成村企戰略合作,計劃用企業開發市場的方式,帶動這個“三無村”的經濟發展。
村企合作能否成功,起初村民們還有疑慮和擔心。為此,高秀明向方玉友提出了2個苛刻條件:項目投資虧了,不能虧老百姓的租金;項目增加投入,不能少了老百姓的分紅。方玉友沒有任何猶豫,爽快地答應了要求,商定“土地以30年流轉期計算,按水田租金每畝1000元、旱地每畝240元,折合每畝水田3萬元、每畝旱地7200元入股。具體流轉費每隔5年逐漸遞增10%?!辈粌H如此,村集體經濟合作社以土地入股,不管日后企業追加多少投資,合作社占股33%不變。
村民們由此確信,方玉友就是奔著帶大家共同富裕的目標來的,此前的疑慮也就煙消云散。僅1年時間,全村800畝地全部完成流轉。手持入股合同和土地租賃合同,在家門口就能找到工作,村民由傳統種植收入模式向“薪金+租金+股金”的“三金”收入新模式轉變。
轉變:“農旅融合”念起致富經
解決了土地和收益問題,接下去就是要尋找一個讓村民們富起來的產業。
要找到一條合適的致富路,不是件簡單的事。方玉友和高秀明都深有體會:2000年,村里跟風發展鑄造業,收入提高了,但環境卻被污染了;2年后,村里又跟風籌建工業園,卻因土地政策導致“流產”;2012年,引入石材建材市場,又因審批沒通過而告敗。
一次次的失敗,并未嚇退下山頭人。2013年,一心要帶領村民致富的方玉友,提議種植鐵皮石斛。鐵皮石斛價格高,且市場需求大。大荊鎮是鐵皮石斛之鄉,但當時這條路走得不是很順,由于銷售價格暴跌,大多種植項目虧損嚴重。他認為,單一的農業種植無法帶來切實的收益,能否換個思路,將鐵皮石斛和文旅相結合?
有了思路,但如何落地?怎么做?為了把項目做好,村里成立了考察團,方玉友和村民考察團一起考察了臺灣的眾多農旅項目,一個個看,一個個學。
2016年,下山頭村決定聯手方玉友的浙商回歸企業——浙江聚優品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稱“聚優品公司”),開發以鐵皮石斛為主的農產品全產業鏈和文旅項目,將鐵皮石斛系列產品和歷史,轉化為可以吃、可以玩、可以買、可以學的趣味體驗,推進一二三產業深度融合發展。
而做中國“最有趣”的村莊,則是下山頭人過去幾年努力的新目標——建一個集鐵皮石斛種植品賞銷售、鐵皮石斛文化傳播及餐飲民宿、養生休閑旅游于一體的田園綜合體。于是,包含百果園、溜溜樂園、石斛文化園、農耕樂園等10大項目相繼開工并建成。
在這個綜合體內,游客可以去農耕樂園種種地,或去石斛文化園品仙草、上山采摘果子,或去溜溜樂園玩滑梯項目。據介紹,今年春節期間,僅溜溜樂園、石斛文化園、農耕樂園三大主題園,一天收入就達數百萬元。
蝶變:“共富之路”繪就新藍圖
農民變成股民,下山頭村實現了華麗轉身,村民們也嘗到了甜頭。
8年前,年輕人大多外出謀生,村子成了“空心村”。如今,年輕人紛紛回鄉就業。
據統計,在聚優品公司的鐵皮石斛種植園區,從事鐵皮石斛種植和深加工的農戶有5000多人,95%的員工為下山頭村及周邊村民和返鄉大學生;在鐵定溜溜樂園300多名員工中,也有近三分之一是下山頭村村民。
說起村里的變化,村民們滿臉笑容。
38歲的劉女士是下山頭村人,家里有5口人、4畝地。原先一年耕作下來收入不到1萬元。為了生活,夫妻兩人前往云南討生活。隨著村里面貌的變化,夫妻倆回到村里成了聚優品公司的員工,“家里老人孩子都能照看到,而且錢賺得也不錯?!狈蚱迋z現在靠著土地租金和工資,一年能有十五六萬元的收入,“年底聽說會發第一筆分紅,日子過得越來越好?!?/span>
為提升村民的勞動技能,提高村民勞動收入,聚優品公司高薪聘請加工鐵皮楓斗的師傅為村民培訓。在聚優品公司的石斛加工區,按1名工人每天加工0.5公斤鐵皮石斛測算,日收入可達200元。
田園綜合體項目不僅使下山頭成為遠近聞名的富裕村,還打通了大荊鎮原東片林區多個產業集聚村落,以線串點、以點帶面輻射帶動了周邊馮村、桐陽多個村莊的發展,為整個大荊鎮的轉型發展帶來了全新的機遇。54歲的仇愛珠是龍西人,已在聚優品公司做了7年鐵皮楓斗?!霸诩议T口一年可以賺上五六萬元,真好!”
隨著下山頭村旅游項目的深入推進,村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昔日荒山變成了“百果園”,季季有水果、月月有花香;井然有序的農房、精心設計的園藝小品,猶如一幅“村在森林中、家在花園里”的美好鄉村畫卷,全村實現了從“臟亂差”到“綠富美”的轉變。
“省級美麗鄉村精品村”“中國美麗休閑鄉村”“國家3A級旅游景區”……昔日的“三無村”已發展成為產業興、村莊美、村民富的“網紅村”。
集體富裕帶動群眾富裕。但面對成績,下山頭村人并未停止腳步。污水處理工程、自來水工程、衛生改廁、村民聯建公寓房項目……如今,在高秀明、方玉友等人的帶領下,下山頭村有了更美的共富藍圖。
附件: